陈继权作《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示范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》专题报告
发布时间: 2014-12-22 8:49:34
< 返回

 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本网讯  12月16日,河北省中职学校校长管理能力培训班在石家庄市省工会大厦举行,该培训班主要由河北省各区市教育局领导、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校长、部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校长等100余人参加。会议首先由河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王晓飞处长作重要讲话,并解读有关政策及当前职业教育形势和任务,让与会代表高度认识和理解河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。同时会议特别邀请亚龙股份董事长陈继权为参会的中职校长们作《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示范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》专题报告。

        《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示范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》报告的内容从“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”、“做学教一体化是培养技术与技能人才有效手段”、“示范校项目建设思路及经验分享”、“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”等几个主题切入,解读职业教育示范校内涵建设的思考,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和赞赏。

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

        我们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改造传统产业,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,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。因此,在经济转型,产业、企业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下 ,分析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、新任务和新要求,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,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,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,让产业集群更好地崛起;整合产业链,让第一、二、三产业进行联动和融合,带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,构筑新的竞争优势。

         因此,可以建议将企业管理理念融入到职业院校管理,让职业院校管理模式从卓越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理念中学习和效仿,同时建立职业院校管理导航图,从经济转型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角度思考,从管理变革的变化延伸到对专业课程的变化,提出对职业院校培养培训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
做学教一体化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效手段

        提到“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”,可以理解为三大模块:课程;过程;评价。 1、课程就是解决做什么、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,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对接。 2、过程是解决怎样做、怎样学和怎样教的问题,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学习内容对接。 3、评价是解决做得怎样、学得怎样、教得怎样的问题,是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业绩评价对接。

        做是学和教的一切之基础,做是学和教的一切之方向,做是学和教的一切之目标。只要在做学教的立场上,打好做的基础就是对了。在做上教的是老师,在做上学的是学生,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工作就是做事,不仅会做事而要不断创新,做得更好和更精。

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

         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包含课程开发、师资培训、实训基地建设、技能大赛、国际化服务等方面。而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,激发学生学习热情,挖掘学生的潜能?从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角度来说,首先要考虑到课程开发的问题,需要做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、自我发展需求,也要兼顾经济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需,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。同时,以形成职业能力岗位为核心,以项目岗位能力为载体进行专业教材建设。

         而职业院校的师资问题则是核心中的核心问题,做学教一体化对教师能力的要求,核心是解决教师对专业产业链技术技能的能力,要制定师资队伍引进标准,引入双师型教师、教学团队、专业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和后备人才;要制定师资队伍培养计划,包括外派培训、企业挂职、院校挂职、聘请专家讲座、传帮带等;制定师资队伍工作目标,从技能教学提升、职业技能鉴定考核、参与技能大赛、参与企业研发等方面着手。

         同时,职业教育装爷内涵建设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。举例来说,亚龙为广大院校提供实训基地建设服务的理念,根据专业群的教学需求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,进行实训基地建设。亚龙31年来,已为全世界10000多所高等院校、职业院校、技工院校、行业企业培训中心等提供了20000多个的实训基地建设服务,每年有300万学生通过亚龙教育装备掌握技术技能,并配套以教育装备为载体的课程开发、配套教材、信息化资源库,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,为培养与企业行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本记)

分享至: